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文章正文

定制首饰”藏陷阱 男子盗刷获刑5个月

  • 浏览数:22次
  • 添加时间:2025-07-12
  • 来源:中国法院网
  • 作者:

  在互联网时代,网络交易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潜藏着诸多风险……近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以“定制金银首饰”为幌子实施盗窃的案件,被告人小王骗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后盗刷5700元,最终被判处拘役5个月,并处罚金2000元。

  2025年3月,小樱像往常一样刷着手机,在某社交App结识到了小王,通过平台私信聊天,小樱了解到小王经营着一家可以定制金银首饰的店铺,小王热情地介绍了自己的店铺,声称可以按照客户需求定制独一无二的金银饰品。物美价廉的金银饰品很快让小樱动了心,二人随即加了微信,小樱便向小王支付了商品总价和物流保证金共计1200元。

  然而几天后,小樱突然收到了小王发来的消息——由于订单异常,需要小樱提供身份证信息、银行卡号、手机号、验证码进行退款,出于对小王的信任,小樱按要求提供了所有信息。几分钟后,她的手机连续收到几条银行验证码短信。“这是退款需要的最后一步,把验证码发给我就能完成退款了。”小王这样解释。

  小樱照做了,却不知道这短短几分钟内,小王已经用小樱的信息完成了微信账户的银行卡绑定和实名认证,并从小樱的银行卡里的4500元充值到自己微信上,用于日常开销。完成这一切的小王立即将小樱的联系方式删除,销声匿迹。

  当天晚上,小樱查看银行卡余额时突然发现少了4500元。她惊慌地翻看交易记录,发现这笔钱被多次充值到了一个陌生微信账号,同时发现自己已被小王拉黑删除好友,小樱这才恍然大悟,立即拨打了110报警。2025年4月5日,警方根据转账记录和IP地址,在某网吧将正在上网的小王抓获归案。

  法院审理认为,小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,数额较大,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。鉴于小王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,并主动退赔全部赃款并取得受害人谅解,自愿认罪认罚,依法予以从轻处罚,最终判处小王拘役5个月,并处罚金2000元。

  在法庭最后陈述阶段,被告人小王当庭表示:“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。今后我一定遵纪守法,绝不再犯。”

  法官提醒

  本案中,犯罪分子利用受害者对网络交易的信任实施诈骗。法官提醒公众——

  勿轻信陌生交易:网络交易应选择正规平台,核实对方资质,避免私下转账;

  严守个人信息: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切勿随意提供;

  警惕“退款”话术:凡以“退款”“账户异常”等理由索要信息的,极可能是诈骗;

  留存证据及时报警:如遇诈骗,应保存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报案。

  网络非法外之地,任何违法行为终将受到法律制裁。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务必提高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,避免财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