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文章正文

成本仅几十元?继“周大福”“老凤祥”被造假后,黄金再出新骗局

  • 浏览数:41次
  • 添加时间:2025-09-16
  • 来源:宇航看社会
  • 作者:

直播间8元买大牌金饰?光谱仪都测不出的注水黄金正流入市场,连老凤祥专柜都难辨真假。新型骗局更隐蔽:女子差点被骗16万买黄金洗钱,5种黄金诈骗手法正在围猎消费者。

黄金,自古便是财富的象征。

到现在大家提到黄金也是“保值”、“高收益”。

然而,当这些光环被有心之人利用,那么黄金就成了精心编织的陷阱。

而继“周大福”“老凤祥”被造假后,竟然又出现了新型骗局。

黄金造假

在今年315晚会上,一则关于黄金造假的新闻引发了了不小的关注。

一位女士在直播间购买了喜欢的黄金首饰。

本以为是自己占到便宜了。

可没想到,她的金手镯竟然被火烧了发黑,而且还冒泡。

甚至比其他黄金手镯还要硬,剪都剪不动。

后续女士将首饰送往检验机构,没想到真相令人震惊。

经过检验后这些黄金竟然是金包银、金银镀的假冒伪劣产品。

对此,不少网友称在直播间买不靠谱,还得到正规金店买。

可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,正规金店竟然也涉及造假。

河南的一位女士曾在金店专柜买了一个足金手镯,但在回收时却发现是金包银手镯。

甚至涉及造假的是老凤祥、周大福这样的知名品牌金店。

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造假现象,记者立马对此展开了调查。

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

一些不法商家竟公然售卖“金包银”饰品。

更恶劣的是,他们声称可以随意在饰品上打印“足金999”字样。

甚至连全套的品牌包装盒都能提供。

像老凤祥、周大福这样的大牌,一套包装盒最低仅售8元。

记者购买了几件“金包银”首饰,分别打上老凤祥、周大福等品牌钢印,并配齐包装盒。

随后前往品牌专柜门店以黄金回收为由,请店员鉴定。

经过多家走访,金店店员竟都没有发现异常。

记者又带着首饰来到专门回收黄金的店铺咨询。

店铺老板经过外观检测和简单仪器测量,也没有发现“金包银”的本质。

可见这些造假者的手段极为高明,不仅能以假乱真,甚至连专业人士都难分真假。

然而就当我们以为这些事例只是个例时。

上海彭女士的遭遇让我们发现原来这只是冰山一角。

成熟产业链

上海的彭女士走进水贝市场的黄金柜台。

看中了一只足金手镯,比品牌专柜便宜了近8000元。

卖家还信誓旦旦地说:“我们这里的金价透明,假一赔十”。

为了验明真假,彭女士甚至还在附近的检验机构做了鉴定。

看到光谱仪鉴定后含金量≥999‰,彭女士才安心买下了这只手镯。

但没想到一个月后彭女士准备转卖手镯套现时,却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
当回收店剪开手镯后,镯子里竟然流出了透明的液体。

更没想到的是当时光谱仪都没检测出来。

当彭女士曝光这件事后,网络上其他因为假黄金的受害者纷纷跳出来了。

通过他们的遭遇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。

黄金造假早就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。

“仅花费几十元,就能买到所谓的品牌黄金”。

而这些品牌黄金就是注水黄金、金包银以及注铼黄金等假冒产品 。

注水黄金是在黄金饰品中注入液体,来增加重量。

金包银则是用黄金包裹白银,以假乱真。

而铸黄金则是利用铼这种密度与黄金相近的金属,掺入黄金中。

让常规的检测仪器都难以分辨真假 。

这些造假的手段越来越高明,他们不仅能够骗过普通消费者的眼睛。

甚至连专业的检测机器也能蒙混过关。

而这种新型的造假方式也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

据了解,这些低成本的假黄金主要通过网络平台、小作坊以及一些不正规的金店进行销售。

它们以极低的价格吸引着那些贪图便宜的消费者,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。

而一旦消费者发现购买的是假黄金,想要维权却异常困难。

因为这些销售渠道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,商家信息难以追踪,消费者往往只能自认倒霉。

不过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
当人们还在为黄金造假问题感到震惊时。

新型骗局又接踵而至。

新型骗局

近日,一位女子来到一家金店,表示要购买价值16万的黄金,并且不挑款式。

该女子从进店就不停四处张望,还时不时地低头回复手机消息。

然而,在支付时,她却因为没有开通大额转账无法付款离开。

这一异常举动立马引起了店员的警惕,随后店员果断报警。

经警方调查发现,这其实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诈骗案。

原来这名女子被诱骗加入虚假跨境电商平台。

骗子让女子购买黄金后邮寄到指定地点后,就会迅速消失,而这位女子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。

除了这种洗钱式的诈骗手段外,还有五种常见的诈骗方式也在悄然兴起:

刷单诈骗+邮寄黄金“提现”:引诱受害人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才能完成提现。

图源网络

投资理财诈骗+邮寄黄金“充值”:诈骗分子冒充投资专家。

待受害人将黄金邮寄到指定地址后,骗子会立即将受害人“拉黑”,从此消失不见。

冒充公检法诈骗+邮寄黄金“撤案”: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。

告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,想要办理“撤案”手续,需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“资金审查”。

待审查通过后会将黄金全部返还,可是当你将黄金寄过去后,公检法的这个人就会原地消失。

高价回收黄金+邮寄、购买黄金“诱骗”:小额试水,大额锁死,彻底消失,拉黑用户、关闭平台。

杀猪盘式诈骗+邮寄黄金“赚钱”:诈骗分子冒充“军人”或“成功人士”。

教受害人利用地域黄金差价赚钱,先线下购买黄金,再寄到指定地方或上门取货,并称等赚了钱会返还钱。

这些新型骗局手段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

它们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。

因此,提高社会的防诈意识已经刻不容缓。

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,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。

这些商家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,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

同时,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标识、质量证书等信息,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。

此外,如果遇到可疑的黄金交易或投资时,一定要保持冷静,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承诺。

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,或者向相关部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。

如果发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,要及时报警,寻求警方的帮助。

同时,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,如交易记录、聊天记录、合同等,以便警方调查取证。

结语

黄金市场的骗局不仅关乎消费者的个人利益,也关系到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。

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防诈行动中来,共同守护我们的财产安全。

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让黄金市场回归正轨,让消费者在购买黄金时能够放心、安心。

让我们携手共进,向黄金骗局说“不”,让“真金”重新闪耀其应有的光芒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