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其它
文章正文

共探灵动与平衡之美——背云

  • 浏览数:87次
  • 添加时间:2025-01-07
  • 来源:GI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
  • 作者:

于细微之处寻求平衡,于严肃之中装点灵动,古人的思泉与智慧凝结于此——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踏入岁月长河中重温经典、步入独具风华的背云世界,共同领略那份历经时光洗礼的风采与韵味吧!

背云,又称背鱼儿,是清朝朝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朝珠中自“佛头塔”下缀黄绦垂于背后,此黄绦中穿的制品即为背云。

640.webp_副本.jpg


清朝朝珠中的背云一般为玉或翡翠,也有镶嵌宝石的铜器背云。背云上下有贯穿孔,用于与佛头塔、佛嘴等部件相连接。

640.webp (1)_副本.jpg

清朝朝珠常由108颗珠子组成,材质多样且整体重量不轻。因朝珠的重量全部集中在胸前,为避免官员们长时间佩戴朝珠上朝会对颈椎造成负担,背云由此被设计出来。它通过一条细线或丝带与胸前108颗珠子中的“佛头塔”相连,并在其下坠以“佛嘴”(坠角),由此一来,背云就能够与胸前的朝珠形成一种重量平衡,有效减轻佩戴者颈部的压力,同时更能增添美感。

背云的平衡作用不仅体现在物理重量上,更寓意着阴阳平衡、天地和谐等传统文化观念。在我国中医理论中,背部被视为阳性,胸腹部则为阴性。将背云挂在背后,寓意着阳气的聚集和平衡,能为佩戴者带来正能量和好运。这种平衡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也是背云被赋予深刻文化内涵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背云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,成为一种流行的配饰。到了现代,背云在材质、款式和风格上已经趋于多样化,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玉、翡翠等材质,更发展出南红、绿松、蜜蜡等新型材质。


同时,背云的款式也变得更加多样与个性化,在延续古代平衡重量这一目的的同时,也为佩戴者增添了更多的时尚色彩与潮流感。